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A卷(共100分)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爱(zhì    手(duò    栩如生(

B.     饰(zǎo    姗来迟(shān

C. 首(qiáo    角(líng    后继(

D. 亮(huò    chèn    人寻味(nài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 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意蕴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1张 名副其实 B. 别具匠心 C. 抑扬顿挫 D. 孜孜不倦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 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山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溪而渔        临:到

B. 泉香而酒        洌:清

C. 选贤        与:给予

D. 故人不独其亲        亲:以……为亲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杂然前陈者/面山

B. 宴酣/下车引

C. 不独子/真无马邪

D. 力恶其不出身也/皆以美徐公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A.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B. 苍白的脸色,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陶醉了。

C. 苍白的脸色,花白的头发,萎靡坐在众人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D.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萎靡坐在众人间,(这)是太守陶醉了。

8. 下列有关乙文“大同”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    

A. 社会稳定 B. 生活安乐 C. 人诚信 D. 关系和睦

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咱们的大熊猫

①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大熊猫的身影,成都大运会吉祥物又选择了它。大熊猫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让人如此青睐?

②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在自不必多说:圆滚滚的身子,呆萌萌的样子,还有那看似笨拙实则灵活的上蹿下跳、左右腾挪……人们喜欢它还有更“深刻”的理由:它的黑白两色深深契合了中国文化中黑白相衬、阴阳相生之说;它喜食竹子,常于竹林之中饮食、休憩的特性,又与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思想相匹配,这让它赢得“竹林隐士”的美誉。

③诗文中的“隐士”,曲高和寡,难以亲近,熊猫“隐士”却与之不同。它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怕羞”,一旦熟悉起来,就会抱着你的双腿或者搂着你的脖子,撒娇不停,温柔万分。

虽然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但在典籍中却不乏它的身影。据载,古时两军鏖战不休,只要有一方举起熊猫旗帜,双方就会鸣金收兵。原来,被称为“驺虞”的熊猫,食竹,不杀生,啃吃铁器,符合“化干戈为玉帛”的要义。藏身山野的“竹林隐士”于是又摇身变为终止战争的“和平大使”。

(摘自《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有删改)

大熊猫,你爱它有多深

①从熊猫的先祖始熊猫到今天的大熊猫,已有约800万年的历史。不过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而在今天所有动物里,估计受喜爱指数最高的,非它莫属。

②人们是喜欢它的外在吗?假如你作出肯定回答,那请“扪心自问”:和大熊猫一样外形庞大且毛茸茸的动物何其多也,一身金毛的狮子、披着美丽斑纹的老虎,以及外形与之更为接近、动作同样呆萌的北极熊,为什么你不那么喜爱呢?说到底,以貌取“物”并不成立,人类喜欢的不过是它庞大身躯之下那份与人亲近的温顺罢了。从人类本性来说,凡是具有攻击性或威胁性的生物,从来就不会被划入喜爱之列。

③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大熊猫受到喜爱不会那么感性。种类更多、分布更广的恐龙早已消失,它为何还可以存活至今?食肉类猛兽在“物竞天择”的法则面前节节败退,它为何可以转“荤”为“素”?繁殖能力如此低下的它,如何能够“香火不断”……这些,比起人们赋予它的隐含意义,更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④人类根据自己所“需”来选择所“爱”,亘古不变,在大熊猫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摘自《成都日报》,有删改)

10. 甲文谈及的“大熊猫受人喜爱之处”,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请分点概括。

11.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谈及“大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时间短”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

12. 两文都围绕“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展开,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够匹配,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五、作文(60分)

13. 正在热播的一档音乐节目在宣传语里写道: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句话谈的是音乐,也能引发音乐之外的思考。

面对“赢”与“迎”,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请结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也可以二者兼顾;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清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竹枝词(节选)

吴好山

鲜鱼数尾喜无穷,分付烹煎仔细烘。

九眼桥头凉意足,邀朋畅饮一楼风。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