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智取生辰纲》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节选这一部分背景是:杨志受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留守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今河南开封),为梁中书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主要著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字音词义

嗔 chēn: 怒,生气。

歇息:休息;住宿。

干系: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

怨怅 chàng: 怨恨。

分晓:事情的底细或结果。

逞 chěng 能:显示自己能干。

颠 diān 倒:反倒、反而。

勾当 gòu dàng: 事情,今多指坏事情。

聒guō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

面面斯sī觑qù:互相望着发愣。

诺诺nuò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

四、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对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失败经过的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塑造了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以及协作一致的精神。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7):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后面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 (8-14):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杨志等人最终丢失生辰纲。

六、鉴赏品读

1. “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通赶要行”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杨志的粗暴蛮横,唯恐有闪失,对部下非打即骂。这种粗暴的态度必然会让军汉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下文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第1/4页

22. 《智取生辰纲》知识点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