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范进中举》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二、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科举世家,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南。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鄙薄一味追求功名富贵不择手段、放弃自尊的八股学士。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
三、字音词义
作揖yī: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
见教jiào:指教。
盘缠 chan:旅费。
心窍 qiào:指认识和思维的能力。
星宿xiù: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桑梓 zǐ:家乡。
侥 jiǎo幸: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地免于不幸。
不省xǐng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四、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后癫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写范进中举前贫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1):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以及他中举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六、鉴赏品读
1.课文前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
第1/5页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