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论教养》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利哈乔夫关心青少年教育,他为青少年撰写了《善与美书简》。书中论述了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这里,耐人寻味,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问题。本文即选自《善与美书简》。
标题中的“论”字表明本文是议论文,“教养”两字是本文的论题。“论教养”,题目简洁,论题清楚。
二、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1938年,进入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工作。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著有《善与美书简》《俄罗斯思考》等。
三、字音词义
贸mào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涵养:滋润养育。
恪kè守:严格遵守。
汲jí取:吸收,摄取。
遵zūn循:遵照。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本意为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矫jiǎo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yōng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
四、主题概述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可以得之于自我修行和养成。只有把培养优雅风度、追求高尚人格作为人生目标,自觉践行得体文明的处世方式,才能拥有教养。
五、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入本文的论题,点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第1/2页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