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同步生物选修1RJ增分测评卷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全卷满分100分 ③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游泳比赛过程中,机体需要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赛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₂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比赛过程中,机体出汗有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

C.比赛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明显下降

D.比赛过程中,呼吸作用旺盛,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不畅使CO₂不能充分排出,会导致酸中毒

B.小腿抽搐可能是由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C.援藏技术人员在青藏高原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属于体温失调

D.无机盐等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尿毒症,属于稳态失调

3.体液是机体内所含有的大量水分以及溶解在这些水中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如图是人体体液中的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d分别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b中的蛋白质含量比d高

B.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

C.人取食酸肠构时内环境的pH能维持稳态与a中NaHCO₃、Na₂HPO₄等相关

D. d中含有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尿酸等物质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性腺、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均不能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但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可以改善现代人的弱酸性体质

C.组织水肿和锤状细胞贫血都是由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D.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时,机体也可能处于稳态

5.为探究生物体pH的调节机制,某同学以某种动物血浆为材料进行的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步骤1号烧杯2号烧杯 3号烧杯 4号烧杯 5号烧杯 6号烧杯

①25 mL清水 ? 25mL动物血浆 25 mL清水 , 25mL动物血浆

。 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

。 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¹的HCl溶液 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¹的NaOH溶液

① 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

A.步骤①中的2号和5号烧杯各加入25mL缓冲溶液

B.实验中作为对照的组别是1号和4号,其余为实验组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步骤③滴加试剂的种类和滴数

D.预测2号与3号、5号与6号烧杯内pH变化趋势完全相同

6.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型科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这个大塑料袋内的电解质溶液就是细胞外液

废液输出

电屏质

B.如果血氧交换系统短时间发生障碍,羊盖会立即死亡

营养输入

溶液

C.人造子宫能提供羊羔 血氧交换系统发育所需的各种条件。可以不依赖羊羔自身的调节而实现稳态

D.如果将图中的电解质溶液换成蒸馏水,则羊盖不会存活

7.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食物

02

外界

内环境

细胞

环境

CO2

废物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O2、养料进入细胞和代谢产生的CO2等废物排出细胞

C.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液组成

8.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是几种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体外

B

02体外⇌A一CO2−

内环境

细胞

体外一回 D 一体外

A.器官A是肺,07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B.器官B是胃,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

C.器官C是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原尿中某些物质的重吸收

D.器官D是皮肤,具有调节体温、抵御病原体入侵等多种功能

9.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器内有生命保障系统,以维持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的大气环境等,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下列哪项不是为维持内环境稳态而设计的 (   )

A.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能为宇航员提供呼吸用氧,清除航天服内的CO2

B.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温度和湿度

C.通信设备、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系统等及时与地面相联系

D.适当的食物和排泄物处理装置能保证宇航员的物质和能量供应

10.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致死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的活动密切相关,与肾脏关系不大

B.由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正常情况下其渗透压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液

C.呼吸性碱中毒往往表现为血浆pH高于正常值,此症状可能是过度通气引起的

D.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一定是由人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

11.如图显示进入及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判断该器官最可能为 ( )

进入身体某器官血液

离开身体某器官血液

山北农园

二氧化碳

葡萄糖

尿素

A.肺 B.小肠 C.大脑 D.背脏

12.高强度运动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人体的横纹肌受到损伤,肌细胞被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导致肌细胞内容物及毒物溶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素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横纹肌损伤,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内环境可使内环境稳态失衡

B.肾功能衰竭时,机体将不能维持稳态平衡

C.肌细胞既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也依赖于内环境

D.机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时,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13.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局部模式图,A~D分别代表人体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四大系统,①②③为体液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体外

B

A

体外

21

组织细胞

D

A.图中①不属于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

B.①②③相比较,CO2含量最高的是③

C. D是泌尿系统,肾小球参与原尿的形成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多个系统的参与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3同步生物选修1RJ增分测评卷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