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自贡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2024年6月11日9:00—11:30】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呐喊(nà) 荣膺(yīn) 哗众取宠(huá)
B. 憋闷(biē) 惆怅(chàng) 不屑置辩(xuè)
C. 侍候(sì) 夹袄(jiá) 栩栩如生(xǔ)
D. 驾驭(yù) 诡谲(jué) 两肋插刀(lèi)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荣膺(yīn)——yīng;
B.不屑置辩(xuè)——xiè;
C.侍候(sì)——shì;
故选D。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哄笑 旷远 异想天开 取义成仁 B. 捷报 惋惜 心旷神怡 人情事故
C. 涉猎 寂寥 无精打彩 吹毛求疵 D. 谚语 苍芒 味同嚼蜡 喃喃自语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C.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D.苍芒——苍茫;
故选A。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的赞颂,还是对理想的追求、信念的坚守,都可用诗歌表达。
B.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应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自我的认知。
C. 不求甚解的态度在工作中会导致失误,只有深入地了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D. 城里新建了多个“口袋公园”,即使浮光掠影,也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它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有某种结果。句中“无论”和“都”组合使用,形成了条件关系,强调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使用正确;
B.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句中用来提醒青少年不应过分坚持自己的认知,而应当接受不同的观点。使用正确;
C.不求甚解: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义,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后来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句中用来警告人们不要有这种态度,因为这样会导致工作中的失误,使用恰当;
D.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与后文“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存在矛盾,使用有误。
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 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 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 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B.语序颠倒,依据句意可知,“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是十五年后的事情。所以,应将“十五年后”放到“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前面。
C.语意矛盾。依据“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句意可知,句中的“近”和“余”词义矛盾,可将“近”或“余”任意删去一个即可。
D.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可将“随着”或“让”任意删去一个即可。
故选A。
5. 班级将举行“生物学与文学”跨学科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知识储备】请根据图,概括扩写的基本要求。
(2)【知识运用】请按照图1中“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完成下面一段说明文字的扩写任务,为活动主题发言做准备。
要求:①【甲】【乙】两处任选一处扩写;②紧扣事理,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③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
动物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以启迪【甲】___。同时为人类文学创作提供源泉,【乙】___。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奥秘,会使人获益匪浅。
【答案】(1)同体裁文章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要忠于原文。对于记叙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主旨,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对于说明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对于议论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观点,进一步补充论据,阐述观点。
(2) ①. 示例:古人看到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根据鱼的胸、鳍发明了船和桨。现代人从鸟类身上获得启发,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们“飞向蓝天”的愿望。 ②. 示例:《昆虫记》、《第七条猎狗》、《狼图腾》、《西顿动物故事》……人们从动物身上汲取创作灵感,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的转换。
根据题干的思维导图,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主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忠于原文,而是针对不同的体裁,有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