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试卷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11项,其中有闻名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  ①  (符  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字。2012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字化身字,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2014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字变为字加一。至此,字形高铁网字定框。2019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2023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1张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

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

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

4. 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1962年,焦裕禄同志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他不顾自己的肝病,带领干部和群众种植泡桐,防风固沙;勘测水情,绘制洪水流向图,治理内涝;帮助村民总结出翻淤压碱等办法,治理盐碱地。1964年,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年仅42岁。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2张 

5. 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了解河南,感受美好。我们走进乡村人家,能感受到“①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热情;驻足黄河岸边,会联想到“大漠孤烟直,③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观;登上高山之巅,能领悟到“④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哲理。热爱河南,我们要厚植“⑥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家国情怀,带着“⑦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自信乐观,奋发努力,为老家河南增光添彩!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3张

澄河边上

①这是1947年的夏天。解放军以少数部队插入敌后,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计划,现在进行战略性军事转移。敌人趁机前阻后追,十分疯狂。

②周玉兆带着20多名掉在后面的伤、病、体弱的同志,临近黄昏时,艰难地到达了澄河边。雨没有停,风也没有息,澄河浊流滚滚,河水猛涨。没有桥,也没有渡船。

会水的同志站出来,一人带一个,过河。周玉兆大声地说着。我!”“我!”“我!战士们对着大河,向着暴风雨宣战了。战士小余挽着一个不会水的同志率先下河,没游多远,就被水直冲下去。小余一边挣扎,一边对岸上喊:过不去啦,水还在涨!直到天擦黑儿,小余和那个同志才水淋淋地回来。其他渡河的同志也陆续回来了,一个人也没渡过去。

④雨终于停了,风也小了些。周玉兆让其他同志留在河边休息,自己带着小余去附近村子打听哪里有浅滩。

⑤远处炮声隆隆,田野里显得格外安静,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在不远的一片瓜地前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打量了他们一下,说:同志,你们要过河是不是?周玉兆点点头,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老人听后,想了一会儿,说:乡亲们都往山里撤了,我也正要走呢。不过,不怕,河水再大,也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说着,带他们进了看瓜的草屋,点起火,让他们烤衣服、煮地瓜吃,又急忙去把留在河边的同志们叫来。安排完,老人便不见了。

⑥月亮已悬在当空,屋外场地上,一片银白的月色,一切是那么宁静、美好。远处的枪声像炒豆似的,在这静夜里格外清楚,好像又近了许多。周玉兆靠着门框坐着,转头对身边的小余说:明天,敌人会站在这里。停了一下,又说: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不怕,和你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周玉兆拍了拍小余,说: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⑦河堤那边传来了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一会儿,便和小余起身向河边走去。到了河边,他们看见老人正在河堤上掘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正通向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大爷这是要放水帮他们过河。他一步抢过去夺下锄头,说: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老人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儿口子,水有了出处,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过去了。”“不行!周玉兆坚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部队,活着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死了也是为了老百姓!老人叹了口气,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过了一会儿,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再去想想办法。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