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解析版)

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学校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探访英雄城市

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______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níng______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解析版)  第1张                        níng      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解析版)  第1张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相得益彰 B. 孕育 C. 燥热 D. 目眩神迷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B. C. D.

4. 请从以下三个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引用或化用,写一段话来讴歌先烈。示例仅供参考,句式不限。

示例:革命前路山重水复,你们以坚定的信念,穿越重重迷雾,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备选诗句: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我选第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wān    ③.     ④.     2. C    3. D    

4.     ①.     ②. 革命岁月千磨万击,你们以顽强的毅力,坚守革命初心,勇敢面对风吹雨打。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屹立(yì lì):高耸挺立;

蜿蜒(wān yán):意思是蛇类行走的样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

妩媚(wǔ mè):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凝望(níng wàng):意思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相得益彰:意思是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这里形容重庆的山和水相互衬托配合,景色秀美,使用恰当;

B.孕育:意思是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这里指重庆这片土地,养育了当地的人民,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性格,使用恰当;

C.燥热:指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这里是说重庆人情感热烈,使用不恰当;

D.目眩神迷: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这里指重庆人把自己的城市建设的丰富多彩,使用恰当;

故选C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在“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前加“我们”;

故选D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明确给出示例的句子结构,即:“革命”+面临的困境,“你们以”+先烈的精神,先烈破除困难的过程,先烈的伟大成就。在仿写时选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句话中任意一句,化用到仿写的句子中。

精品解析: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解析版)  第3张